<span id="miusq"><noframes id="miusq">
<bdo id="miusq"><meter id="miusq"></meter></bdo>
<span id="miusq"><noframes id="miusq">
<center id="miusq"></center>
    <span id="miusq"></span>
    1. <label id="miusq"><samp id="miusq"></samp></label>
        <bdo id="miusq"><meter id="miusq"></meter></bdo>
        <label id="miusq"></label>
      • <bdo id="miusq"><meter id="miusq"></meter></bdo><label id="miusq"><samp id="miusq"></samp></label>
        <center id="miusq"><optgroup id="miusq"></optgroup></center>
      • 中文 | EN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新聞動態


         
        進口廢船廢光盤廢PET飲料瓶磚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更新時間:2016-11-09 點擊:2433

        關于發布《進口廢船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和《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的公告
         

          為進一步完善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我部制定了《進口廢船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和《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現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進口廢船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

             2.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

             3.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試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主題詞:環保 進口 廢物 規定 公告

        發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

        附件一:

        進口廢船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試行)

          一、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中“廢船,不包括廢航空母艦” 進口的環境保護管理。

          二、加工利用企業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進口廢船加工利用企業應當符合以下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ㄒ唬儆谝婪ǔ闪⒉⒕哂性鲋刀愐话慵{稅人資格和船舶拆解經營范圍的企業法人;

         ?。ǘ┓蠂疫M口廢船拆解處理統一規劃要求;

          (三)有附一所列廢船拆解的設施、設備、場地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并經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四)符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有關規定;

         ?。ㄎ澹┙⒘斯腆w廢物加工利用經營情況記錄簿、日常環境監測等環境管理制度;

          (六)分別有至少一名環境保護相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七)申請進口數量與加工利用能力相適應,進口口岸符合就近原則和國家有關口岸管理規定;

         ?。ò耍┳誀I進口的,應當具有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資格;

          委托其他企業代理進口的,所委托的進口企業應當具有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資格,且加工利用企業為相應《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證書》中所列明的“所代理的加工利用企業”;

         ?。ň牛┘庸だ闷髽I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所委托的進口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近兩年內沒有以下違法行為記錄:

          1.進口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2.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

          3.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4.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5.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6.將所進口固體廢物轉讓、提供或者委托給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載明的利用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

          7.將拆解廢船所獲得的廢鋼鐵銷售或者提供給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鋼鐵冶煉企業。

          (十)加工利用企業近一年內沒有以下違反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行為記錄:

          1.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要求排放污染物;

          2.對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所產生的殘余廢物未進行無害化利用或者處置;

          3.環境監測記錄或者進口固體廢物經營情況弄虛作假,或者不如實申報;

          4.其他違反環境保護、海關、檢驗檢疫等法律、法規的行為。

          三、申請材料及相關證明材料要求

          申請進口廢船,須按照進口限制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的申請程序提交《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申請書》(可從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網站http://ncswm.mep.gov.cn下載),并附證明材料,包括:

          (一)當年首次申請進口廢船的,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1.加工利用企業年檢有效的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或者加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字樣的國稅稅務登記證)的復印件。

          2.加工利用企業有關證明其拆解廢船的設施、設備、場地、能力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的證明材料,如生產設備型號和規格、數量以及有關合理可信的說明和計算材料,并附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考核表(見附一)。

          委托其他單位對污水及進口廢船拆解處理后所產生的殘余廢物進行利用處置的,應當提供委托合同。

          3.加工利用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影響評價批準文件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4.加工利用企業有關經營情況記錄簿、環境監測等環境管理制度的文本。

          加工利用企業應當建立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載每批進口廢物所使用的許可證號、進口口岸、進口時間、進口數量或者重量,運輸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加工處理或者利用進口廢物的數量、時間和產品的最終流向;所產生的殘余廢物的最終流向等,并有經辦人簽字記錄。有關廢物進口、運輸,產品銷售,加工利用所產生的殘余廢物處理等環節的原始憑證,如合同、付款單據、發票、納稅申報表、稅收繳款書(完稅憑證)等,應作為經營情況記錄簿的附件保存。

          環境監測方案應確定監測指標和頻率,以及應急監測預案。特征污染物應當至少每季度監測一次。自行監測的,應當出具監測資質證明和持證上崗證;制定監測儀器的維護和標定方案,定期維護,標定并記錄結果。委托監測的,應當提供委托合同和委托監測機構的監測資質證明文件。

          5.加工利用企業有相關環境保護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證明材料。如相關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學歷和學位證書、職稱證書或者技能鑒定證書的復印件;與申請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等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如合同聘用文本及聘期、合同期間社保證明等。

          6.利用企業自行進口的,應當提供利用企業有效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證書、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復印件。

          委托其他企業代理進口的,應當提供代理進口企業年檢有效的工商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證書、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復印件,以及代理進口合同原件。代理進口合同中,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所進口廢物的種類、數量、價格和質量要求;

          (2)有關進口廢物必須符合我國進口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以及對不符合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物退運責任的規定;

          (3)有關不得將所進口廢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提供或者委托給許可證載明的加工利用企業之外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規定。

          7.利用設施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對加工利用企業近兩年內監督管理等情況的意見(見附二)。

          8.有關上次申領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使用情況的材料。包括進口廢物數量,進口廢物的加工利用情況和污染防治情況,產品銷售去向,以及進口付款付匯證明、購銷發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表、加蓋銀行章的稅收繳款書(完稅憑證)等原始憑證的匯總清單等。

          9.其他證明符合本規定的文件和材料。例如,加工利用企業列入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獲得有關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經評定達到《綠色拆船通用規范》(WB/T 1022-2005)要求等相關認證文件,可作為輔助證明材料。

          (二)當年申領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基本使用完畢,再次申請進口廢船的,提交前款第1、6、7、8、9項規定的證明材料。

          以上全部證明材料必須加蓋企業公章。提交復印件的,須在復印件上簽署“此復印件與原件相同”字樣,并注明日期。

          附一:進口廢船拆解企業環境保護考核表(試行)

          附二:環境保護廳(局)關于(填寫企業名稱)監督管理情況的意見

        附件二:

        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試  行)

          一、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中“廢光盤破碎料”進口的環境保護管理。

          二、加工利用企業類型

          以下類型之一的企業可以申請進口廢光盤破碎料加工利用:

         ?。ㄒ唬┻M口廢物圈區管理區內的廢光盤破碎料加工利用企業,且屬于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法人。

         ?。ǘ┻M口廢物圈區管理區外,本規定發布前已具備1萬噸及以上聚碳酸酯年生產能力并取得過“廢光盤破碎料”或者“聚碳酸酯廢碎料及下腳料”進口許可證的廢光盤破碎料加工利用企業,且屬于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法人。

         ?。ㄈ┍疽幎òl布前已具備1萬噸及以上聚碳酸酯年生產能力并取得過“廢光盤破碎料”或者“聚碳酸酯廢碎料及下腳料”進口許可證的來料加工企業,允許在2010年12月31日前進口廢光盤破碎料加工利用。自2011年1月1日起,不再向來料加工企業簽發廢光盤破碎料進口許可證。

          三、加工利用企業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進口廢光盤破碎料加工利用企業應當符合以下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ㄒ唬┯懈揭凰械募庸だ眠M口廢光盤破碎料的設施、設備、場地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并經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ǘ┓辖ㄔO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有關規定和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

         ?。ㄈ┙⒘斯腆w廢物加工利用的經營情況記錄簿、日常環境監測等環境管理制度;

         ?。ㄋ模┓謩e有至少一名環境保護相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ㄎ澹┥暾堖M口數量與加工利用能力、配套的污水處理能力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相適應,進口口岸符合就近原則和國家有關口岸管理規定;

         ?。┳孕羞M口廢光盤破碎料,并具有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資格,不得委托其他企業代理進口;

         ?。ㄆ撸┙鼉赡陜葲]有以下違法行為記錄:

          1.進口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2.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

          3.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4.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5.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6.將所進口固體廢物轉讓、提供或者委托給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載明的利用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

          (八)近一年內沒有以下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記錄:

          1.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要求排放污染物;

          2.對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后所產生的殘余廢物未進行無害化利用或者處置;

          3.環境監測記錄或者進口固體廢物經營情況弄虛作假,或者不如實申報;

          4.其他違反環境保護、海關、檢驗檢疫等法律、法規的行為。

          四、申請材料及相關證明材料要求

          申請進口廢光盤破碎料,須按照進口限制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的申請程序提交《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申請書》(可從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網站http://ncswm.mep.gov.cn下載),并附證明材料,包括:

          (一)當年首次申請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的,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1.加工利用企業年檢有效的法人營業執照(來料加工企業應提供營業執照和來料加工特許經營證件)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或者加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字樣的國稅稅務登記證)、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證書、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復印件。

          2.加工利用企業有關證明其加工利用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的設施、設備、場地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的證明材料,并附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考核表(見附一)。

          委托其他單位對污水處理污泥及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后所產生的殘余廢物進行利用處置的,應當提供委托合同。

          3.加工利用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影響評價批準文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批準文件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4.加工利用企業有關經營情況記錄簿、環境監測等環境管理制度的文本。

          加工利用企業應當建立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載每批進口廢物所使用的許可證號、進口口岸、進口時間、進口數量或者重量,運輸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加工處理或者利用進口廢物的數量、時間和產品的最終流向;所產生的殘余廢物的最終流向等,并有經辦人簽字記錄。有關廢物進口、運輸,產品銷售,加工利用所產生的殘余廢物處理等環節的原始憑證,如合同、付款單據、發票、納稅申報表、稅收繳款書(完稅憑證)等,應作為經營情況記錄簿的附件保存。

          環境監測方案應確定監測指標和頻率,以及應急監測預案,特征污染物應當至少每季度監測一次。自行監測的,應當出具監測資質證明和持證上崗證;制定監測儀器的維護和標定方案,定期維護,標定并記錄結果。委托監測的,應當提供委托合同和委托監測機構的監測資質證明文件。

          5.加工利用企業有相關環境保護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證明材料。如相關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學歷和學位證書、職稱證書或者技能鑒定證書的復印件;與申請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等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如合同聘用文本及聘期、合同期間社保證明等。

          6.廢物出口者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外供貨商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7.利用設施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對加工利用企業近兩年內監督管理等情況的意見(見附二)。

          8.有關上次申領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使用情況的材料。包括進口廢物數量,進口廢物的加工利用情況和污染防治情況,產品銷售去向,以及進口付款付匯證明、購銷發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表、加蓋銀行章的稅收繳款書(完稅憑證)等原始憑證的匯總清單等。

          9.其他證明符合本規定的文件和材料。

          (二)當年已申領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基本使用完畢,再次申請進口廢光盤破碎料的,提交前款第1、6、7、8、9項規定的證明材料。

          以上全部證明材料必須加蓋企業公章。提交復印件的,須在復印件上簽署“此復印件與原件相同”字樣,并注明日期。

          附一:進口廢光盤破碎料加工利用企業環境保護考核表(試行)

          附二:環境保護廳(局)關于(填寫企業名稱)監督管理情況的意見

        附件三:

        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試  行)

          一、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的定義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中“廢PET飲料瓶磚” 進口的環境保護管理。

          二、加工利用企業類型

          以下類型之一的企業可以申請進口廢PET飲料瓶磚加工利用:

          (一)進口廢物圈區管理區內的再生PET片生產企業;

         ?。ǘ┻M口廢物圈區管理區外的下列企業:

          1.再生化纖產品生產企業;

          2.從事再生PET片生產的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3.本規定發布前已具備不少于3萬噸再生PET片年生產能力且已在2009年取得過不少于1萬噸“PET廢碎料及下腳料”進口許可證的再生PET片生產企業。

          三、加工利用企業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進口廢PET飲料瓶磚加工利用企業應當符合以下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ㄒ唬儆谝婪ǔ闪⒉⒕哂性鲋刀愐话慵{稅人資格的企業法人;

          (二)有附一所列的加工利用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的設施、設備、場地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并經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ㄈ┓辖ㄔO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有關規定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

         ?。ㄋ模┙⒘斯腆w廢物加工利用的經營情況記錄簿、日常環境監測等環境管理制度;

         ?。ㄎ澹┓謩e有至少一名環境保護相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六)申請進口數量與加工利用能力及配套的污水處理能力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相適應,進口口岸符合就近原則和國家有關口岸管理規定;

         ?。ㄆ撸┳孕羞M口廢PET飲料瓶磚,并具有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資格,不得委托其他企業代理進口;

         ?。ò耍┙鼉赡陜葲]有以下違法行為記錄:

          1.進口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2.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

          3.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4.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5.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6.將所進口固體廢物轉讓、提供或者委托給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載明的利用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

          (九)近一年內沒有以下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記錄:

          1.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要求排放污染物;

          2.對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后產生的殘余廢物未進行無害化利用或者處置;

          3.環境監測記錄或者進口固體廢物經營情況弄虛作假,或者不如實申報;

          4.其他違反環境保護、海關、檢驗檢疫等法律、法規的行為。

          四、申請材料及相關證明材料要求

          申請進口廢PET飲料瓶磚,須按照進口限制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的申請程序提交《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申請書》(可從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網站http://ncswm.mep.gov.cn下載),并附證明材料,包括:

          (一)當年首次申請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的,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1.加工利用企業年檢有效的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或者加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字樣的國稅稅務登記證)、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證書、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復印件。

          2.加工利用企業有關證明其加工利用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的設施、設備、場地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的證明材料,并附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考核表(見附一)。

          委托其他單位對污水處理污泥及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后所產生的殘余廢物進行利用處置的,應當提供委托合同。

          3.加工利用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影響評價批準文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批準文件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4.加工利用企業有關經營情況記錄簿、環境監測等環境管理制度的文本。

          加工利用企業應當建立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載每批進口廢物所使用的許可證號、進口口岸、進口時間、進口數量或者重量,運輸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加工處理或者利用進口廢物的數量、時間和產品的最終流向;所產生的殘余廢物的最終流向等,并有經辦人簽字記錄。有關廢物進口、運輸,產品銷售,加工利用所產生的殘余廢物處理等環節的原始憑證,如合同、付款單據、發票、納稅申報表、稅收繳款書(完稅憑證)等,應作為經營情況記錄簿的附件保存。

          環境監測方案應確定監測指標和頻率,以及應急監測預案,特征污染物應當至少每季度監測一次。自行監測的,應當出具監測資質證明和持證上崗證;制定監測儀器的維護和標定方案,定期維護,標定并記錄結果。委托監測的,應當提供委托合同和委托監測機構的監測資質證明文件。

          5.加工利用企業有相關環境保護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證明材料。如相關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學歷和學位證書、職稱證書或者技能鑒定證書的復印件;與申請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等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如合同聘用文本及聘期、合同期間社保證明等。

          6.廢物出口者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外供貨商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7.利用設施所在地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對加工利用企業近兩年內監督管理等情況的意見(見附二)。

          8.有關上次申領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使用情況的材料。包括進口廢物數量,進口廢物的加工利用情況和污染防治情況,產品銷售去向,以及進口付款付匯證明、購銷發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表、加蓋銀行章的稅收繳款書(完稅憑證)等原始憑證的匯總清單等。

          9.其他證明符合本規定的文件和材料。

          (二)當年已申領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基本使用完畢,再次申請進口廢PET飲料瓶磚的,提交前款第1、6、7、8、9項規定的證明材料。

          以上全部證明材料必須加蓋企業公章。提交復印件的,須在復印件上簽署“此復印件與原件相同”字樣,并注明日期。

          附一:進口廢PET飲料瓶磚加工利用企業環境保護考核表(試行)

          附二:環境保護廳(局)關于(填寫企業名稱)監督管理情況的意見